1.(单选题)下列关于我国少数民族的名称、特色饮食与代表性文化对应错误的是:
A.傣族—馕—孔雀舞
B.蒙古族—手抓羊肉—蒙古长调
C.朝鲜族—泡菜—《阿里郎》民谣
D.藏族—酥油茶—《格萨尔王》长诗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A项:孔雀舞是傣族民间舞中最负盛名的传统表演性舞蹈。傣族的传统特色饮食是酸肉、火烧鱼、腌牛头等,而馕则是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的传统食品。所以,A项错误。
B项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书籍
:烤羊、手抓羊肉、奶豆腐、炒米、蒙古茶、蒙古酒等是蒙古族的特色饮食。蒙古长调是蒙古牧民在长期游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民歌形式。所以,B项正确。C项:泡菜、石锅拌饭、紫菜包饭、辣白菜炒饭、冷面等是朝鲜民族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阿里郎》民谣是著名的朝鲜民族歌曲,被誉为朝鲜民族的“第一国歌”、“民族的歌曲”。所以,C项正确。
D项:藏族的民族特色饮食有酥油茶、糌粑、青稞酒、风干肉等。《格萨尔王》长诗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被誉为东方的《
公共基础知识世界文学
伊利亚特》。所以,D项正确。综上,本题答案选A。
2.(单选题)下列与抗日战争相关的事件,按发生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重庆大轰炸 南京大屠杀 湘西会战 鄂西会战
B.七七事变 重庆大轰炸 湘西会战 百团大战
C.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公共基础知识宪法第七讲
百团大战 湘西会战D.重庆大轰炸 七七事变 鄂西会战 湘西会战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是日本
公共基础知识中的法律
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2.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3.南京大屠杀: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
贵州《公共基础知识》
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学术界认为开始于12月5日)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4.重庆大轰炸:中国抗日战争期间(1938年2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对战时中国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
护士规培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的战略轰炸。5.百团大战:中国抗日战争中由中国共产党所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在1940年8月20日至12月15日间发动的以破坏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矿山为目的的破袭作战。
6.鄂西会战:发生在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5月至6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六战区部队在湖北省西部、湖南省北部地区对日军进行的防御战役。
7.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会战”,侵华日军此战目的是争夺芷江空军基地,故又名“芷江作战”(日方称“芷江攻略战”,我方称“芷江保
教育学公共基础知识推荐书籍
卫战”)。战争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时间排序正确的是C。
A项的正确排序为:南京大屠杀--重庆大轰炸--鄂西会战 湘西会战
B项的正确排序为:七七事变--重庆大轰炸--百团大战--湘西会战
D项的正确排序为:七七事变--重庆大轰炸--鄂西会战--湘西会战
3.(单选题)“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全是唐代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
内蒙古公共基础知识分类
:A.陈子昂
B.孟浩然
C.杜甫
D.杜牧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出自杜甫的《忆昔二首》。“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出自杜甫的《无家别》。
本题答案选C。
4.(单选题)在反腐倡廉工作中,要强调底线思维。从哲学的角度看,底线思维体现了: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特殊性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凡事都有底线。所谓“底线”指的是一个事物成之为这个事物的限度,一个事物一旦突破了自己的“底线”就会变成其他事物。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党员领导干部不可触碰的底线就是“腐败”,一旦触碰了这一底线(量变),那么党员领导干部就容易变质(质变)。所以,在反腐工作中,底线思维本身就体现了哲学上的“质量互变规律
深圳公共基础知识2019
”。本题答案选B。【背景扩充】
对立统一规律:也称“矛盾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核心在强调:任何事物、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而矛盾
卫生公共基础知识免费刷题
双方的统一与斗争,最终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
矛盾的特殊性: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具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工作上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单选题)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云想衣裳花想容”是形容杨玉环美貌的诗句
B.“王允巧施连环记”与“羞花”讲的是貂蝉的故事
C.“闭月”所形容的美女生活在崇尚“
银行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以肥为美”的时代D.“沉鱼”讲的是王昭君的故事,“落雁”讲的是西施的故事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A项,有一次,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因命李白作新乐章,李白奉旨作了三章《清平调》,其一即为该项的“云想衣裳花想容”,盛赞杨贵妃即杨玉环的美貌,故A项正确。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形容女子貌美的。典自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沉鱼”指西施浣纱时,其美貌映在水中,连鱼儿也忘记游泳,沉于水底;“落雁”是昭君
做公共基础知识的电脑软件
出塞时,在马上弹奏琴曲,大雁听到琴声,又看到昭君美貌,忘记拍动翅膀,掉落下来;“闭月”指貂蝉拜月时,月亮因貂蝉太过美丽而躲了起来;“羞花”指杨玉环在赏花时,摸到含羞草,花瓣卷起,宫娥传言贵妃貌美让花也羞了。故B项中“羞花”与貂蝉对应错误;C项中“以肥为美”的时代是唐朝,貂蝉生活在汉末三国时期,该项对应错误;D项“沉鱼”和“落雁”分别对应错误。
故选择A项。
粉笔公共基础知识网课广东
公共基础知识A卷题型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