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图书馆志愿者]浅析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机制

2022-10-25 08:44:47 阅读()公共基础知识
推荐题库

陈凌洁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机制发挥职能效用对高校和公共图书馆来说均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首先分析 了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机制建设现状,其次从高校图书馆开展志愿者服务工作的规划机制、招募选 拔、培训指导、激励制度和工作成效等方面分析了引入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机制的必要性。

高校志愿者服务机制现状

我国大部分高校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资金有限,图 书馆专职教师的资源配比也相对较少。但随着 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阅读时代的全面 来临,图书馆不只需要做好以纸质阅读为基础的馆藏文化 服务工作,还要以各种网络平台等为服务媒介,积极开展 以线上互动和线下互动相结合的阅读文化推广服务活动和 文献资源信息便捷查询服务活动,如设立图书馆对外的公 众平台、官方网站等。这使得图书馆服务和管理压力日益 增加。

为此,高校设置了图书馆志愿者工作岗位,这既在一 定程度上满足了高校贫困学子在校期间勤工俭学的实际问 题,也有效地缓解了高校图书馆人手不足的现实问题。一 个高效的高校志愿者服务团队不仅能有效缓解高校读者对 图书馆的需求不断提高与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人手不足之 间的矛盾,还可以为高校志愿者成员提供面向社会、参与 实践、锻炼自我的学习平台,以培养学生的敬业奉献意识 和社会职业责任感,并逐步扩大高校图书馆在校园内及社 会上的影响力。

志愿者,是指在不要求任何物质及经济报酬的情况 下,基于自愿的原则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个人和集体,其 更多地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强调满足自身在成长过程中 对内心信仰、个人责任及参与感等的感受。志愿服务分为 有组织行为和无组织行为两种形式。由于高校学生对图书 馆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图书馆服务人员资源明显短缺。 从1996年起,福建省图书馆首先发起并组织建立高校图书 馆学生志愿者服务队伍,成为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引进志愿 者服务机制的先导者。

规划机制

高校和中小学校都是以教书育人为首、以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机构。因此高校图书馆的招募规划 一般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根据图书馆工作岗位需求,因岗 设置志愿者招募选拔计划,利用校内的发布平台吸引志愿 者申请岗位,并从中进行选拔和录用;其二是利用高校在 校大学生的特殊性,从高校学生会或团委等相关部门中选 择并成立学生志愿者团体,让学生志愿者在不影响学习、 服从图书馆教师工作安排的前提下,专门负责图书馆服务 及管理工作。以上两种招募结果都将直接影响图书馆的未 来运行及相关活动的开展效果。

招募选拔

规范招募工作是为了正常持续地运转图书馆志愿者机 制,也是为了在高校长期传播志愿精神、发挥学生个人 特长。

无论我们选择使用哪种高校招募工作规划管理机制, 在招募工作流程上,高校图书馆一般都是先在校内招聘信 息发布平台上进行大力推广宣传,组织面试报名,而后开 始集中精力进行考前初试和最后复试,从而确定志愿者人 员名单。

而我校通常采用入驻学生志愿者团体这种方式来管理 图书馆,以上一届社团干部为主体,从在校大学生中选拔 新团员来补充新鲜血液,上一届的社团成员经过一年多的 日常管理及组织推广活动等工作的磨合和培训,自身经验 丰富,有利于在纳新招募的面试询问环节上对新社团成员 提出有较强针对性的问题,较容易找到真心致力于图书馆 志愿者服务的志愿者,从而找到优质团员,达到良性 循环。

培训指导

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的培训指导一般由图书馆专职教 师、相关技术人员等负责,或以老手传帮带的方式来 完成。

现今互联网平台高速发展,网络学习交流培训平台也 层出不穷,而上网也成为当今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 部分。网络学习不占用场地,部分平台还带有直播回放功 能,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还可以与相关人员进行实 时沟通及交换信息。

但大多数高校对图书馆志愿者的专业培训还是会以传 统专业培训方式为主,即组织新到岗的志愿者在上岗工作 前进行一次集中专业的培训,之后便不再组织其他不同的 专业培训课程或更深层次的专业培训辅导课程,不过有时 会出现把活动推进会充当培训的情况。对于新手岗前集中 培训,多数图书馆采取的方式是老手传帮带这种典型的师 带徒的形式,这种方式容错率高但出错率也高,需要老手 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予以修正。培训一般每年定期组织 两次:一次为专题现场讲解,一次为实地实习操作。

激励制度

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虽是以自愿形式参与图书馆服 务管理,不追求物质及经济报酬,但也不是不食人间烟 火,并不排斥或完全忽视物质及经济报酬。相较于无物质 激励的志愿者团队,有一定物质激励的志愿者团队的志愿 者服务会更加持久。所以优化志愿激励管理制度对于稳定 高校志愿服务队伍、打造高校志愿服务品牌以及创新高校 图书馆志愿者信息服务体系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志愿者更需要注重自身的精神世界,相较普通学生来 说,他们对工作情感及理想信念的培养有着更高的要求。 所以对图书馆的更新应该从此角度着手,通过建立激励考 核制度,让更多志愿者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激发出志 愿者在参与公共服务及图书管理工作方面的工作积极性、 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对图书馆志愿者机制的优化, 也让高校图书馆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工作成效

俗话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在高校学生志愿者 工作服务管理机制中也能充分体现出来。志愿者不仅来自 高校庞大的学生群体——大学生,也来自广大读者。让高 校学生和广大读者的志愿者身份合二为一,架起高校图书 馆与广大读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桥梁,能够让广大读者的志 愿需求和读者心声迅速及时地反馈到高校图书馆,及时优 化、调整、更新高校图书馆的志愿工作服务内容,更加符 合广大读者的实际需求。

目前,从我校推行的以图书馆教师为首,以学生志愿 者团体为主体管理图书馆的模式来看,对于图书馆来说, 这一模式一方面减轻了教师管理图书馆的工作压力,使图 书馆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专注对图书馆工作的深入研究及 改进,健全了志愿者工作机制;另一方面,这一模式利用 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延伸了图书馆的工作范畴,扩大了图书 馆的影响力。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一是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了社会实 践和培养责任感的平台,学生能在此全面深入地了解图书 馆的管理方式并积攒一定的工作经验。基于此,高校图书 馆不仅能磨炼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交际综合能力,培养学 生在团队中团结合作的意识及沟通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独 立思考和主动应变的能力,使其不仅能够在开展志愿者工 作服务及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中展现自身的闪光点,激发自 身参与管理的工作积极性,也能够使自身提升参与社会服 务的生活实践能力;二是在高校图书馆以及相关专业的学 习培训下,学生不仅能够完善和不断拓宽自身的专业知识 能力结构,还能够培养自身良好的社会职业责任精神和基 本职业道德素养,让学生在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后能更加适 应社会环境及工作岗位。

高校图书馆一直以来处于不断发展和建设中,高校志 愿者亦始终是高校图书馆发展中的重要推动力量。现在 高校大学图书馆志愿者信息服务机制正处于不断发展升级 的阶段,仍需要在我们工作实践经验的持续积累中不断完 善,最终才能实现高校图书馆与高校志愿者的双赢,使高 校图书馆馆员能够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朋友提供方便、快 捷、高效的高校馆藏文化阅读服务及文献资源信息查询 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劲.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管理与创新[J].农村经济 与科技,2016,27(12):256+258.

[2]刘丽华.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志愿者管理制度研究综述[J].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4(01):265-269.

[3]罗颖.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体系构建探析[J].河南图书 馆学刊,2019,39(12):22-23.

[4]张桂东.浅谈独立院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J].中国科技博 览,2015,0(40):331.

[5]王薇,韩放,王玉婧,等.浅谈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J].中 国科技博览,2015,0(25):346.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特别声明:文章多为事业单位考试(sydw.cn)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