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十大题目是什么]公共基础知识100题

2022-10-24 07:17:29 阅读()公共基础知识
推荐题库

公共基础知识100题

第1篇:公共基础知识100题

导语: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关于公共基础知识一百道题,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祝大家早日通关。

1。章鱼的眼睛长在身体的什么地方?*:后面

2。窑洞是那个民族的特*民居?*:汉族

3。人脑掌握平衡的部位是*:小脑

4。*部*交管便民利民措施考领小型汽车驾驶*的人员年龄上限由现行的60周岁放宽到多少?*:70周岁

5。*部*交管便民利民措施从注册登记之日起6年内,小型、微型非营运载汽车的检验由1年1次改为*:2年1次

6。哪一年颁布的《中华*共和国婚姻法》首次在我国确立了婚姻登记是结婚、离婚的必经法律程序。*:19xx年

7。天文学家们已经发现的最老的行星大概形成于*:130亿年

8。汽车在翻车过程中,较好的自救方法是:*:抓紧固定物体

9。*部*交管便民利民措施车辆号牌实行电脑公开选号,并可以选择*:2次

10。*部*交管便民利民措施之驾驶*丢失申请补领时间于多少小时内补发?*:48小时

11。*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无记名投票、过半数当选的原则选出__________五人为*执行委员会委员。*:高宇君、施存统、张太雷、蔡和森、俞秀松

12。感染*的人群当中,以下哪一类人群比最多?*:医护人员

13。下面中不是呼吸道的传染病的预防原则的是:*:增强自身

第2篇:公共基础知识题

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公共基础知识题,一起来看看吧!

1.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这三步是。

a.第一步,实现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

b.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到发达国家水平,*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d.以上都不对

2.实现货*政策的最终目标所必需的数量化的、短期的、比较精确的政策指标有。

a.利率b.货*供应量c.基础货*d.超额储备

3.企业参与竞争的主要手段有。

a.价格竞争、b.成本竞争c.非价格竞争d.企业兼并

4.现阶段我国个人收入的非按劳分*式主要有。

a.个体劳动者收入

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获得的收入

c.按资本分配得到的利润收入

d.社会成员提供的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

5.关于社会保障制度,正确的说法是:。

a.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于国民收入,是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而最终形成的特殊生产基金

b.它的创立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c.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是国家或*,而不局限于社会的某一部门或行业

d.社会保障基金用于保障特定当事人的生活消费,实际上它是一种社会收入调节手段

6.改革和完善

第3篇:公共基础知识常识题

公共基础知识作为公务员考试的一大科目,知识点很多也很杂,建议同学们在复习这一部分内容时,除了将知识点熟记于心,更要多做一些练习题,将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公共基础知识常识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1、下列所述的法律原则中,属于政策*原则的是:

a、《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的原则

b、《婚姻法》规定,我国鼓励晚婚晚育和实行计划生育

c、《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d、《刑事诉讼法》规定,未经*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参考*:b

2、张某系精神病患者,在村上不务正业,经常打骂周边群众,使四周不得安宁。某日,张某的母亲及两个哥哥张二、张三用扁担、木棒将张某打死。此后,三人被捕关押。检察院认为,三个被告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应当以故意杀人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村民认为,张某的母亲和两个哥哥杀死他是为民除害,也是替大家雪恨。法院最终对此三个被告予以减轻处罚,法院在审理此案的时候适用的解决法的价值冲突的是哪一原则?

a、价值位阶原则

b、个案平衡原则

c、比例原则

d、并未适用任何原则

参考*:b

3、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主要出现在:

a、民法法系

b、普通法法系

c、社会主义法系

d、伊斯兰法系

参考答

第4篇:贵州的公共基础知识题

有关公共基础知识题,大家知道贵州城市的?

一、单项选择题

1对建立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程序应简单、清晰、可读*好

b.符号名的命名只要符合语法

c.充分考虑程序的执行效率

d.程序的注释可有可无

参考*:a

2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

由关系r和s通过运算得到关系t,则所使用的运算为()

a.并b.自然连接c.笛卡尔积d.交

参考*:d

参考解析:关系r与关系s经交运算所得到的关系是由那些既在r内又在s内的有序组所组成,记为r∩s。通过观察t=r∩s,注意关系表r和s参与运算的是元组(表中的行)。因此本题的正确*是d。

3将e—r图转换到关系模式时,实体与联系都可以表示成()

a.属*b.关系c.键d.域

参考*:b

4对象的*作过程对外是封闭的不可见的,即用户只能看到这一*作实施后的结果。对象的这一特*,即是对象的

a.封装*b.继承*c.多态*d.模块*

参考*:a

5在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数据共享最好的是()

a.人工管理阶段b.文件系统阶段c.数据库系统阶段d.三个阶段相同

参考*:c

参考解析:在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数据共享最好的是数据库系统阶段(见前面的表1.2)。因此本题的正确*是c。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线*链表是线*表的链式存储结构

b.栈与队列

第5篇:医学公共基础知识考题

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医学公共基础知识考题,一起来看看吧!

1.评价一个国家的*体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多选题)

a.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b.能否增进*的团结,改善*的生活

c.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d.能否调动*群众的积极*和创造*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社会层面所提出的价值目标和现实要求是()。

a.自由,平等

b.文明,*

c.公正,法治

d.富强,*

3.维生素是维持人类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它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疾病中,通常与维生素有关的有()。(多选题)

a.佝偻病

b.坏血病

c.干眼病

d.红眼病

4.实现*主义,使我们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也是我国各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

a.正确

b.错误

5.《礼记》讲人成长时要“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认为青年学习要达到第二个阶段就是学会敬业,下列属于敬业的内容的是()。(多选题)

a.勤勉努力工作

b.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

c.热爱,珍实自己的工作和执业

d.以热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从事工作

6.回避是指司法人员用语对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而不能参加该案的侦查、审判等活动,审判人员、检查人员侦察人员是回避的适用人员()。

a.正确

b.错误

1.【*】abc。中公教

第6篇:公共基础知识人文题

公共基础知识中包含了关于人文知识的考核,在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公共基础知识人文题哦!

一、汉朝科技文化

1、张衡:

(1)对月食做出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2)地动仪:遥测地震方向。

2、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

3、华佗:麻沸散。

4、《史记》:司马迁,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

1、南朝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数值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

2、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一部农书。

3、范缜《神灭论》。

4、王羲之:“书圣”,代表作《兰亭集序》

5、三大佛教艺术,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

三、隋唐时期的科技文化

1、印刷术:隋唐时期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现存最早,唐868年的《金刚经》。

2、火*:唐朝中期有了火*的*,唐末用于*事。

3、唐朝接触的天文学家僧一行制订《大衍历》。测定了本初子午线的长度。

4、孙思邈《千金方》,“*王”。

5、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6、敦煌莫高窟:世界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

7、赵州桥:李春,石拱桥。

四、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

1、北宋平民毕?n发明了活字印刷

2、北宋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创制“十二气历”,成为:*科学史的里程碑

3、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4、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第7篇:陕西省公共基础知识题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主要是测试考生知识及能力素质等方面差异的主要手段,那么你对陕西省公共基础知识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陕西省公共基础知识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1、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字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唐朝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

b、*弃疾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c、《楚辞》是我国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d、韩愈和柳宗元是我国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2、通报批评属于行政处罚中的哪类?()

a、人身处罚b、财产处罚c、行为处罚d、申诫

3、下列有关地震表述正确的是()。(多选)

a、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上下跳动之前,会首先感到左右晃动,正是因为地震波是地内向地面传来,横波首先到达的缘故

b、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指标,每次地震只有一个固定的震级

c、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有两个重要指标:一是震级,二是强度

d、里氏是目前*上使用的地震震级——里克特级数,是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制订的

4、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其*是约59%。90分看似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然而,在一项环环相扣的连续不断的工作中,如果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最终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这里蕴含的辩*法道理是()。

a、肯定中包含否定b、量变引起质变

c、必然*通过偶然*开辟道路d、可能和现实是相互

第8篇:公共基础知识常识题库及*

公共基础知识作为公务员考试的一大科目,知识点很多也很杂,建议同学们在复习这一部分内容时,除了将知识点熟记于心,更要多做一些练习题,将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公共基础知识常识题库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1、小明与小敏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并发给结婚*书。产生小明与小敏法律上婚姻关系的事实,在法学上称作什么?

a、法律事件

b、法律事实

c、事实行为

d、事实关系

参考*:b

2、1979年的《中华*共和国刑法》第158条规定:“禁止任何人利用任何手段扰乱社会秩序。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国家和社会遭受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从结构上看,这一法律规范缺少什么?

a、假定

b、处理

c、制裁

d、行为模式

参考*:a

3、《中华*共和国和全国*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选举法》第53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法可以制定实施细则,报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这一规范属于。

a、委任*规范

b、授权*规范

c、非确定*规范

d、准用*规范

参考*:a

4、司机田某货物价值2万元,后又交通肇事,将a国留学生马丁撞死,被人

第9篇:公共基础知识经济常识

需求和需求定理在整个微观经济中是高频考点,对这一知识点,希望广大考生在了解什么是需求的基础上,一定要深刻理解影响需求的几大因素并熟记于心。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公共基础知识经济常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考点精讲

一、需求

(一)含义

经济学中的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某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

1、关于商品的价格。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越小。相反,价格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

2、关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对于多数商品来说,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就会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相反当消费者的收入下降时,就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

3、关于相关商品的价格。(包括替代品和互补品)

替代品是指两种商品之间能够相互替代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如洗衣粉和肥皂。互补品是两种商品必须相互配合,才能共同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需要,如汽车和汽油。

替代品的价格提高,则对该商品的需求增加,反之亦然;互补品的价格提高,则对该商品的需求减少,反之亦然。

4、关于消费者的偏好。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相反,偏好程度减弱,需求量就会减少。

5、关于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将来的某一时期上升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

第10篇:公共基础知识主观题答题技巧与方法

公共基础科目会考察主观题,主观题所占分值较少,但是难度较大,也是考生们比较容易丢分的地方,因此考生们一定要仔细分析研究这些答题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技巧运用在研究真题的过程中,真正做到熟练掌握,这些技巧是什么呢,中公教育专家为考生们揭开神秘面纱。

一、回答分析题的具体要求

*分析题在选材上大都以现实问题来立意,问题都是直接从试题的材料或情境中直接引出的,而试题的材料或情境,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当年国内外*、经济、社会生活的现实问题。因此,对考生的要求是在对题目设问进行理解的基础上,对试题的主题、情境、设问进行综合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试题对应的知识和原理出于何处,进而运用考生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有条理地组织语言来回答这些问题。

总之,考生应具备的相关技能包括:①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③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内*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回答分析题的具体步骤

①分析题难度是所有题型中难度最大的,而分析题中最难的是马克思基本原理。考生平时在复习中,应该多研究和练习一下真题这部分内容,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回答分析题前,首先要看分析题材料后面的问题,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特别声明:文章多为事业单位考试(sydw.cn)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