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经人谁报班啊,自学就能学的东西给别人掏钱干嘛,钱多烧得慌?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辅导班最大的骗局就是:把他们的学生之所以能考上完全归功于他们的辅导,却忽略了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所以,对于事考笔试报班我一直都是不大赞成的,什么押题班、协议,保过班的统统都只不过是宣传的噱头,就是为了让你感觉没报上好像跟吃了多大亏似的,但凡出现这样的想法就说明你已经掉坑里了。
咱们来分析下那些笔试班的宣传噱头啊,基本都是说报班保过,有人监督等等。
但是一来你能不能考上不是报不报班能改变的,报班没考上的多了去了。
二来很多人觉得自己太懒,没有自制性,报个班就有人督促自己了,从此就可以成为勤奋的人上人。但报了之后,老师管你谁是谁,你连着两天不去都没人管,或者说他管不了,这点可以参考大学考研,学校附近那些考研班,每节课人都没到齐过。不自制的人除非请人一对一,不然就只能靠自己改。
很多人觉得报班能得到很多重要的资源;还有人觉得报班更有学习的氛围。那我为什么还是不赞成报班?我就说两点区别,你自己体会:
1、报班确实能享受一些特殊服务(比如能进有老师的群,随时问问题,比如会不定时更新一些最新的资料还有事考信息),这些有没有用?有用!但是这些特殊服务对自己分数能有多少提升你想过吗?按照个人经验,远远达不到价值匹配。
问问题容易被淹没在各种信息里,甚至很多群美其名曰为了不打扰大家,管理员直接禁止群里发言,能问个寂寞。
其次那些资料和信息,说实话都是一些总结性知识点,去搜几个前辈的笔记,粉笔等机构的官网多关注事考信息,算下来效果是差不多的。
2、市面上现在各种各样的辅导班真的太多了,你在没上课之前根本没办法自己判断你报这个班对你有没有帮助,这时候你只需要记住一句话:宣传的时候越让你心动的课其实水分越大,如果对宣传实在心动得不行了就问问报过的人再做决定。但是别人的意见大多都带有主观成分,他们觉得好的你不一定也觉得好。
其实我觉得报班的最大用处是给长期不学习的你一个集体学习的氛围,激发你的学习欲望,培养自律性。
如果你已经有了这个氛围,如果你已经有很强的自律性。那为什么报班呢?报了就能考上吗?报了就学的多了吗?报了就不用做真题了吗?可能是报了能给自己一个“没落后于他人”的错觉。至于辅导班才有的资料?别傻了,网络时代,什么资料弄不到。
再者你都有了报班学的决心了,为什么不再坚定点,直接坚持两三个月,把事考知识一口气给学完呢。
好了,说了报班的事,来说说不报班的事。
一、关于笔试复习的重点
不报班就是要自己复习了,所以对事考复习的重点必须有个大概的了解才行。
政治知识、时政热点、法律条文是公基三大重点,基本每个地方都是这样。
这部分不管是学还是练,都得适当倾斜时间,加大力度练,所谓的专业名词和解释,还有相关事例,都得练到张口就来。
还有练题的时候,也要注意出题形式,这部分往往会用具体事例,需要先分析情况再找适用哪部分知识点进行判断选择,积累素材或者分析方法,都是比较重要的。
剩下的几个模块相对占比都比较小,很多内容很多省市甚至都不考,所以就暂且不提。
二、关于教材和网课资料
教材是必须要备一本的,就算是看不下去,也可以在听课的时候用来做笔记,重点难点直接在书上勾画出来,就不用再自己一点点的去整理了。
·教材优先粉笔公共基础知识
我自己用的是粉笔,这两年名声很响,我也就听从大众呼声,选了它家的资料,主要是公基本身都是知识点不是方法论,资料上的内容差别不会太大。
粉笔的教材最大亮点就是多,细,明白。
多主要是内容多,看着书就很厚,给我一种很踏实的感觉,翻了目录这种感觉更强烈,几乎每个模块最少都是几十页的内容,每个模块的知识点讲的都很多。
细主要是讲解细,每个知识点的主要内容都讲的很细,不管是常考的还是不常考的,书上有列举出来的就都解释很细,哪怕从来没接触过的法律知识,我看书也能把条文内容和适用范围都理解清楚。
明白主要是重点明白,需要对比的都有对比,需要重点记住的都有波浪线标注,粉笔把公基重点弄得很突出,对第一次接触事考的小白比较友好。
·网课首选徐哲公基速学课
教材看不看都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但是徐哲必须得听,快速把公基考试常考的重要知识点全部掌握住。
老师讲课在重点突出,讲解明白的基础上,逻辑也很清晰,在庞杂的公基知识范围中,将常考的重难点都抽出来,迅速组成各模块的知识脉络,这样记得时候就不怕多、不怕碎了。至少我听一遍课,原本感觉很难记的知识点大部分都记住了。
听课的时候还自己整理了框架,本来我看完粉笔的教材也整理了,但那时候我的脑子还没转开,更多是看着目录把小标题整了一下。听徐哲我就把这部分框架给又扩充整理了一遍,顺着听课学的重点整理了公基知识框架,抽时间把这些又背了一遍。
整个课我完整听完刚好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比起有的课一百多课时效率的多,而且老师已经把知识点都给理好讲清楚了,公基知识点学起来就没那么乱,一个月足以听完徐哲把常考公基知识点大概都记住。
练题主要看中公的专项题库和真题
中公的6000题和真题,可以直接一起选,没一点质量问题,最关键的是解析多,我能保证自己练的题,即使完全不会也能看答案纠正好,把自己遗漏的知识点学完整。
具体练题方法我就不多说了,做的时候注意时间和题目,做完注意纠错和总结。
还有尽可能挑重点练,常识之类的放最后有时间再说。
大家都知道,现在考事业编制真的挺难的,竞争又相当的激烈,在没有坚实基础的情况下很难通过。还要通过对历年考试情况的分析,总结一些考试规律,如考试特点考试题型、考试题量、考试技巧等。
所以在备考时,选择一些权威性针对性的备考书籍和课程视频是非常必要的,自己看书往往难以抓住重点还浪费了不少时间。因此在资料选择上一定要认真,这是我们复习成功的第一步。
三、备考方法
入门阶段:主攻徐哲老师的网课,笔记练习都要跟上。
要是时间充裕的话就自己整理笔记,自己动笔写一遍也能加深记忆。没时间或者跟我一样懒得整理的就直接上教材,标注好哪些是重点,哪些是必考点,方便日后来看,记得用不同颜色的笔或者符号。
这个阶段老师讲的内容都要学,而且要自己加以理解分析,不留盲区。尤其是重点模块的知识点,要把知识点都全部掌握。
巩固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做题,不同模块用不用的时间去练,哪个部分不擅长就要多花时间去克服,不能逃避。
其实这个阶段也是一个查漏补缺的阶。合上答案,别一边做题一边看答案,你感觉自己会了,
但可能根本没记住。然后就是错题和自己拿不准但是蒙对的题,记得做好标注,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知识点没记住就是还得背徐哲总结的知识笔记,分析不对就是还得专项训练,题练得不够没总结好。
刷题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对之前的学习成果做一个最后的检验,成绩的参考价值很高。模考成绩要是能稳定在80分左右,那不出意外就没什么问题了,如果差的还远,就得小心了。
四、关于面试
面试也同样重要,我事考就栽在面试上一次,懊恼了好久。再准备的时候怎么也要把面试拿下。为了保险起见,花重金去听了地面班。
有一说一,老师讲的答题思路和模板真的蛮适合应试的,至少不会让自己在考场上面对题目是脑子里面一片空白,甚至即兴构建一个思维框架。
本来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不是很好,要是没有好好准备肯定又是之前的下场,我听完课回去之后也会对着镜子练,自己偷偷下功夫,毕竟老师教了并不等于自己就会了,还是要勤加修炼才能在考场上发挥出自己全部的实力。
注意报班的话,要先问清楚上课的老师和人数!
有的机构为了宣传,总是找一些履历比较好的老师吸引人,等进去之后讲课的就是不知名的年轻老师了,不是说年轻就不行,关键这就是欺诈,而且太年轻确实经验少,很多面试的潜在规则不了解。
人数太多的话,老师根本顾不过来,每次上课模拟就是分组再分组,从头到尾都是考试的人互相找问题,没有过来人的经验,一些表达上的问题我们都能看出来,但是内容上的问题就很难发现了。
建议大家报班一定要问清楚再报,没有合适的那还不如找同学或者考友一起加入,练完互相打分,之后给出意见会远比自己摸索好很多,不要害怕出丑,要是真是因为面试没过翻船了那就真的是太可惜了。
最后我想说,不管报不报班,复习的路上都要全力以赴,决定最后能不能上岸的关键是你自己而不是这些客观因素!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