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有必要买书吗?备考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备考没有书不觉得很别扭吗?起码准备一本教材吧,听课的时候直接在上面做笔记、做题时候遇到不会的顺手翻一下都很方便呀。

当然我不是在建议用干啃书的方法备考公基,它的知识点那么多,听着网课老师的讲解去学习才是省时省力的好方法。只是说把教材当做一种工具,让备考变得更轻松还更有仪式感,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具体要不要买还得题主自己做决定。
不过公基知识点繁琐又琐碎是出了名的,备考时候当然是准备地越充分越好,在资料的选择上也得多下一点功夫。简单说一下我备考时候使用的资料吧,也是提供一些参考。
我所用的全部资料有:中公的教材、罗红军视频课、徐哲公基速学课、中公的公基600公共基础知识教材回收0题和真题卷子。
事业单位没有官方教材这点有点遗憾,所以我也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中公出的。整体感觉还不错,特别厚一本书,有用波浪线标注出重点内容,还用了很多表格来总结。上面的知识点有很多,但还是不够全面,不过公基考察的范围实在是太广泛了,它应该尽力了。
具体的使用方法还是像前文说的,用来课前预习,然后听课的时候直接在上面勾画,不需要自己动手记太多。到最后我的教材就成为了一本很厚的笔记,上面记的还很详实,遇到不会的题直接一翻就能查到,不会太依赖手机。

这个课是我最开始听的,罗老师讲课很幽默,为我的备考生活增加了不少欢乐。而且他讲知识点很细,每一个知识点都掰碎了去讲,每次听他讲课我都能记很多笔记,教材上都写不下。
但是老师讲课太细了,细到啰嗦还没有主次之分,加上节奏有点快,我根本就消化不了。听课的时候感觉自己都会,然而那些知识点一过脑子就忘了,做题时候该怎么错还怎么错,成绩死活提不上去,于是就选择了放弃,然后去听了徐哲公基速学课。
我是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想法去听这个课的,后来就发现自己做了一个很正确的选择。徐哲老师讲课很透,先听他把知识点详细讲解一遍,再结合相关的例题进行真题演练,及时地巩固后印象会更深刻。每次出现题目的时候我都是先暂停自己做一遍,然后听老师讲解,刚开始的时候经常会做错,不过不用沮丧,多学学多练练自己也就上手了,再去做题也会比较顺。
我听课的时候是边看边在教材上做笔记,有时候还专门记下他讲的那些核心考点和做题技巧,这些对考试做题都是很有帮助的,也是我觉得区别于市面上其他网课的一大优点,把这个课刷完一遍之后,基本就把公基知识点掌握了七八成。当然一味地学是不能够的,还得多刷点题巩固知识点见识更多题型。

因为更喜欢用笔在纸上作答的感觉,所以选择了和教材配套的公基6000题,分上下册两本,题量真的是很丰富,用来日常刷题是完全够用的了。
平时听课时候需要全神贯注,真的很费脑子,所以学累的时候我就会刷上面的题。然后根据自己累的程度选择做什么题,政治法律本能就有点排斥,需要打起精神去做,常识部分尤其是文学那块儿,自己比较擅长,本能作答就可以了,很少需要动脑子,还很有兴趣。
做题时候不太明白和做错的题都是要标注好的,最好再看书学习一遍相关内容,再巩固一下,学的也会越来越扎实。差不多每过一个星期,我都会把这些标注好的题重新做一遍,直到完全掌握为止。
这个是必须要看的,事业单位没有指定任何资料,历年的真题可以说是最接近考试的资料了。题型什么的都很经典不说,还可以从中了解出题方式、摸索出题规律和方向等等,都是很有意义的。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选择的资料和学习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只是提供一个参考。
但备考公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三点:
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多做总结,否则只是让知识点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自己动手总结知识点,这样掌握的知识点是模棱两可的,很容易造成听了好几遍课,还是记不住,做题的时候也不会的情况。所以听课的过程中,一定要一边理解一边总结,梳理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这样记忆才牢固,知识才不会是一盘散沙,做题时也就会灵活分析。
不要轻视公基的难度,以为只要在考前大量刷题,题目见得多了,知识点也就背下来了,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近几年公基的考试难度在增大,知识点的考察越来越细,越来越灵活。所以学习的时候要注意把教材上的知识点吃透,再结合题目来强化知识点的掌握,踏实的一步一个脚印的走。
经常有人是为了做题而做题,就是盲目追求题量,做完题目就不管了,隔一段时间再做还是会错。其实这样的复习方法非常浪费宝贵的备考时间,既然花了时间做题,就要让题目发挥价值,不然不如不做。备考的时候最好准备一本错题集,或者借助一些刷题软件,把平时遇到的难题和易错题记录下来,后期集中攻克错题,能大大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其实公基真的并不难,都是一些识记性内容,还以客观题居多。主要是知识点比较多,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才能把它掌握好,但只要找对方法,认真学,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够对题主有所帮助~祝考试顺利~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发布·(2022-09-02 10:18:26)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