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在上大学时,一位教授在上课时突然抛出一句惊人之语:“广西这地方有5000种语言”。笔者听后大惊,下课后我追着教授问:“您真的做过统计确定广西有5000种语言”?教授听后笑了笑,说:“以后你会明白我说的是对的”。后来我通过学习和生活实践,才明白教授说得也没错,只不过他说的5000种语言其实包括了种类繁多的方言,以及不少事实上属于方言变种的语言。

广西有面积广大的山区和众多的河流,山脉和河流交错分布,将广西事实上切割成了许多小块的地理单元。在以前的农业文明时代,交通条件远不如现在便利,生活在各种由自然形成的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区域内的人们相互交流其实非常困难,加上农业文明本来就具有自给自足的特性,因此在各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内生活的人们基本上不会眼睛向外,而主要是与本地理单元内部的人交流。久而久之各个大小不一的地理单元内就都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方言,甚至相隔十几里、二三十里就有方言差别。因此广西的语言、方言众多与当地的独特地理环境有关系。

广西是多民族生活的地区,少数民族语言我先不说,光是广西的汉族,就有桂柳方言、粤方言(白话)、客家方言等较大的方言体系,笔者生活的桂林通用的桂林话,就属于桂柳方言体系;柳州距离桂林不远,但柳州的方言与桂林话有明显的差别。在桂林的农村地区还有若干种独特的、在小范围内被人们通用的方言,像笔者上班的地方附近的农村里就有一种和粤语有点像的方言,到了五十里之外,那边的方言又不一样了。笔者外婆家那边则主要是讲白话的区域,但从外婆家往南走几十里,那里有片地区的人是讲客家话的,笔者外公就老家就在说客家话的区域,对于我来说客家话听起来非常吃力,白话(粤语)则相对容易被理解一些。

除了汉族,广西生活着壮、苗、瑶、侗、仫佬族等少数民族。由于这些少数民族都分成若干支系,每个支系使用的语言都有所不同。像广西的南宁和百色都有不少人说壮语,但两地壮语其实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南宁的武鸣地方的朋友告诉我说武鸣壮语是标准壮语,后流我到武鸣附近的上林县转了转,发现上林的壮语与武鸣壮语有所区别;再到上林附近属于来宾市的忻城县一看,那里的壮语又有些不一样了。另外苗、瑶、侗等少数民族情况也差不多,他们往往是大家同属一个族但一个村寨跟另一个村寨语言都有一些差别。

广西有些地方还有回族人(桂林市区就有),据历史记载他们的祖先基本上是当年元朝在广西的驻军的后裔,他们说的语言是与众不同的。另外在靠近中越边境的地方,那里的居民说的方言与越南语差不多,我的大学同学中就有人会说与越南语比较接近的一种方言,因此他与越南人交流交流时没有什么障碍。

各位朋友,你们觉得“广西有5000种语言(方言)”的说法是否靠谱呢?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