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怎么学习公共基础知识:如何备考公务员?

2023-04-03 07:52:01 阅读()公共基础知识
推荐题库

我备考时间长达两年,参加过两次省考,两次国考,三次进面,最终以省考笔试150.2,面试86的成绩上岸。

备考过程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煎熬,特别是面试两度被刷,给予希望的同时又重复归零。在这里更多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备考公考的经验,方法之类,和大家共勉。

下面的内容认真看,相信能够节省你80%查找资料的时间,特别是想要参加公考的小白同学,这就是一篇通俗解释公考的必看文章。

一、国考和省考有哪些区别?

二、公务员考试如何报考?

三、备考资料有哪些?

四、如何最大效率的安排备考计划?

一、国考和省考有哪些区别?

公考包括国考和省考,直白点讲国考就是中央的直属单位岗位,有中央机关和派出在省市的机关;省考就是各个省市的机关了。考试题目数量略有差异,行测国考省部级135道,地市级130道,比省考的120道题多一些,在申论上国考要求字数稍多一点。

在笔试时间上国考要早,一般在头一年十一二月,省考分联考省份和单独省份,时间会不一样,但大多都在三四月份。

福利待遇方面,国考中央部委前途远大,省考东南经济发达省份的岗位工资、福利最好。国考岗位工资是全国平均水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国考省考基本都是一个大纲,所以不用担心国考和省考真题题目有差别;各省考试以国考为风向标,所以也不用担心每个省的考查范围不同,各种真题直接拿来用没有问题。除去个别省份在个别题目有自己的倾向外,全部的公考考查方向是相同的。

对国考和省考有个基本了解后,那我们下面开始了解报考。

二、公务员考试如何报考?

第一次参加公考的话,可能仅仅知道自己要考公务员,对于下面在哪里看公告,在哪里报名这些基本问题一点头绪没有。下面我就说一下前期报考的问题。

在哪里找公告和职位表?

国考,可以到“国家公务员局网站”,国考的查询公告、职位表下载、报名、查询笔试面试成绩都是在这个网站。

国家公务员局(scs.gov.cn)

省考,可以关注当地省份的人事考试网、公务员考试网公众号或者一些公考培训企业的公众号,这些能够及时推送,让你清楚了解各省省考的公告。出的公告里基本都有职位表下载和要报名的网址,然后就根据各省省考公告,下载职位表对比选择岗位,记住报名时间、笔试时间和自己的考生号。大体流程如下:

账号注册→填写报名信息→审核→缴费→报名成功→笔试→面试→录取名单公示

对了,还有一点省考省级的岗位可以在当地省的人事考试网站直接报名,但乡镇、县级、市级的岗位需要回到当地市的人事考试网站上报名,这点不要搞错了。

了解完报考的问题,下面就要正式开始公考的学习之路,开始进入备考资料的选择和要不要报班的问题。

三、备考资料有哪些?

我们先说一下公务员考试的书籍资料。不管是国考还是省考,都是没有指定教材,一般公考用书就是粉笔、中公、华图三家。在前期打基础的话可以看下教材,后期刷题,总结方法,以自己的笔记为教材来复习,下面推荐个人的感觉超有用的资料。

1、教材类

中公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或者华图的《模块宝典》

这两本书都是介绍行测五个模块的题型知识点和例题的讲解,然后配上一些相应的练习,题目较少,主要是题型的介绍,可以当做教材使用,利用教材和网课结合起来去学习。两本选一就行,主要针对初次接触公考的小小白,作用就是短时间内对行测内容都能有个基本的认识。




公考怎么学习公共基础知识粉笔的《申论的规矩》

申论最主要的还是刷真题卷,而《申论的规矩》这本书主要介绍了申论题型基础知识和答题规矩,对零基础的小白还是很适用的。

2、刷题类

华图考前1000题或者粉笔专项5000题

其中粉笔的5000题的答案很细非常适合基础不好的朋友,有一定基础的可以做做华图的专项1000题,华图的答案根据踩分词整理,能明确得分点在哪个词上,但是在答案呈现形式上,根据不同题目会有变化。所以针对自身情况这两本题库二选一,在刷题阶段可以结合线上刷题,比如华图在线app粉笔app进行日常巩固。




3、国考真题和省考真题

不管参加的是国考还是省考,其中国考、省考的真题卷都要买,切记不要买模拟题。刷真题不要干刷,在这一阶段里,行测一定要总结分析,整理错题,申论一定要动笔。

公考有没有必要报班学习?

这需要看自己的基础情况以及自学能力。我的建议是:只要是刚毕业没五年,而且能够每天坚持学三个小时的朋友,都不需要去报班。

已经毕业五年时间,自律能力贼差的朋友,那就要尝试去报班了,毕竟太长时间没有看书,还没有足够的自律能力,只能通过老师的监督和现场指导才能带你飞,有学习氛围也有老师看着,效果会好些。

所以,大家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和经济范围之内,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我本人是没有报班的,对一些报班的真实感受也不能瞎说,但网课我尝试过几个,说说对自己有帮助的两个网课。

公考怎么学习公共基础知识

粉笔系统课是我最开始看的那个,基础很差的小白选择粉笔不会出错,老师对行测和申论的讲解都非常细致,还会配送很多学习资料,包括教材、题库和真题,减少自己选择资料的困难症。老师先从最基础的考试情况开始梳理,到具体题型,再到具体知识点,一步步深入讲解,不管基础多差,基本都能听明白。但正是因为讲的很细,课时就是最大缺点,课时很长,短时间备考的各位要听的话也要有选择的去听,千万不要一股脑全听。

阿甘上岸说是我最主要刷的那个,想要行测和申论提分到70+的同学必看!老师对于很基础的知识点不会有过多的讲解,更多的是通过各种例题分析讲解更加适应公考做题的简便技巧。这点直接解决我当时做题慢的问题,比如数量关系的容斥原理三集合问题,是容斥原理中最难的题,按自己的方法可能要3分钟以上,还不一定能做对,但是用阿甘老师的画图法,画个简单的图就能搞定,30—40秒就能秒杀掉,还有言语、资料题都是这样,每题不出一分钟结束,后续再用题库反复巩固练习,模考成绩稳稳的在70+。

基础差的同学可以先去看粉笔课程打好基础,但想要行测和申论进一步提分,阿甘上岸说中的方法技巧一定要学透。

书买好了,报不报班决定了,网课也有了选择,接下来就要奔着上岸的目标努力了,跟着自己复习时间规划学起来!

四、如何最大效率的安排备考计划?

国考和省考都是考行测和申论,行测的复习主要是刷题和总结,申论是积累和刷题总结方法,所以,准备好行测和申论的学习教材和真题,就开始进入复习阶段。

下面具体展开行测和申论的复习时间和复习安排:

行测部分:

在开始复习计划之前,先做一两套行测真题试卷,对题型和自己的基础有个了解。行测一共有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五大模块,除了常识不用看,其他的都要对其内容进行复习。

1、大体上过一遍知识点(7天)

这一步主要针对第一次学习行测的同学,对行测的内容不清楚,建议在做完一套真题之后,先把除常识、数量外三个模块大概的过一遍。

大概过一遍知识点主要是有两种方式,选自己习惯的方式即可。

方式一:看(中公或华图)教材。比如《某公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教材·行测》,看书的同时,做个框架笔记;

方式二:看粉笔视频。可以倍速听,第一遍快速过,还是要动动笔,大体记录一下。

有基础的同学,可以直接下一步。

大概过一遍知识点知识,明白每个模块考察的内容,但是一周的时间是无法掌握行测的知识点的,也就是有个朦胧的印象

2、听阿甘网课,做专项训练(45天)

根据阿甘网课时间比例分配,可以按资料、判断>言语>数量(对数学超级好的有利)>常识(常识模块效果一般)的比重来。

打印阿甘网课讲义,听课的时候笔记可以直接做在讲义上,听完课之后结合讲义消化。

这里知识点笔记一定要打好。在每学习一个模块之后,一定要做模块练习,并对模块练习中的典型题、错题和盲区进行总结整理,将总结的方法、公式整理到错题本上。

3.全真模拟,总结错题配专项训练+阶段总结(30天)

下面进行对基础阶段和刷题阶段进行复盘式总结阶段。

这时候可以抛开以往的笔记,采用回忆的方式,将所有模块的知识点从头到尾认真串联,形成做题的思维逻辑导图,将解题思路幻化为自己的做题步骤,加速备考做题效率。坚持每天练习,及时总结错题,避免题目设置的陷阱,做到对题目得心应手。

已经对行测进行完知识点学习和刷题总结,用三天时间进行几套真题的卡点模拟,然后对这几次真题模拟的情况总结分析,发现自己薄弱的地方,对薄弱的模块进行再一次的知识点回顾,对这一模块专项练习。

4、最后冲刺(直到考前)

最后的冲刺阶段要每天全真模拟一套真题,做完真题要总结分析,然后结合错题集和笔记,对典型的、常出错、常忽略的问题进行整理和巩固,保持题感,把握住最后的时间。

对于复习时间,我建议是三个月以上,可根据自身的复习时间适当调整各阶段时间分配,具体时间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

申论部分

申论分为归纳概括、对策建议、综合分析、贯彻执行、大作文五种题型。

1、打基础阶段

打基础阶段可以快速刷了一遍申论网课视频,能够了解申论是啥考啥,知道怎么学。同时建立自己的思维体系。

2、精细化研究申论真题

对申论知识有了一个了解之后,再细水长流的从头开始跟着视频学习和刷题,跟着视频学习解题逻辑和作答技巧,建立思维理论体系,然后运用到做题上面,在刷题的同时仍要整理笔记,总结解题

思路和作答方法。日常学习人民时评为大作文积累素材,提高自身写作水平。

在刷完两轮视频,同步刷题并整理笔记阶段之后,开始进行阶段性复习,对视频笔记,刷题笔记进行回顾和巩固。

3、全真模拟

运用学到的解题逻辑、作答技巧和写作方法,一定要认真做完题。然后对弱区进行再次总结巩固。

就这些,基本把公考笔试和之前的经验都总结出来,第一次参加公考的同学可以再去看一遍,防止之后报考时还有什么疑问。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讨论,我会及时回复的。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特别声明:文章多为事业单位考试(sydw.cn)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