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花了3公安公共基础知识必考题个月时间闭关备考,硬生生把公安专业课成绩从60多提到了75+
……
和大家一样,我在备考前也是一头雾水,火急火燎地入手了很多资料,但最后发现好多都是徒有虚名,并不适合用来高效备考。
今天正好借助这个问题,我就厚着脸皮对“自认为有价值”的公安类备考资料做一个系统地梳理,希望借此帮助到各位备战招警考试的伙伴。
首先是买书的几个问题,非常重要,大家认真看一下
一、讲义VS书。
1、讲义是指各个课程内部的薄讲义,一般是200页左右的样子,需要报班和买视频课才可以获取,不对外销售,讲义搭配的课都是内部收费版本的课(一般每个科目18-35小时),不是各机构官网或网站上的那些免费课,性价比要比他们高一些。
2、书是指对外销售的,有出版号的,一般300~400页,可以直接在书店购买。搭配的课时免费课(一般每个科目30-70小时),一般各个机构官网都有,可以免费学。
3、收费的比免费的好(不然谁还会报收费的班),收费的重点明确,不考的不写,有精辟的总结;免费的扩充很多,但是重点不突出,比官方教材还厚很多,不考的也都写全了,总结很少,复习起来很费时间。
4、基础差的小伙伴建议直接跟收费课和讲义,可以多学两轮,用书和读书并不是我们最快入门学习的方式,最好是听课学习,因为公安专业课名词多,没学过的读起来很吃力。
5、但对于备考时间多,起步早的就无所谓,可以用书,但一定要注意整理笔记,不然后期复习二轮、三轮面对如此繁多的知识点,依然障碍非常大,当然你也可以直接选择讲义。(喜欢读书,不喜欢听课的,可以用书,但注意效率,一般5-15天要学完一个部分和做完相关题目,不能拖太久!而且看完书做题错误率太高,效果不是很好!)
总结:在职时间少、基础差的建议用讲义搭配高效的视频课为主,备考时间多的可以任选,但一般还是听课学习的效果要好些,如果你起步晚(考前一个月才开始),直接看视频和讲义吧,书可能会来不及。

公安专业科目考试的话虽然面很广,但我们也无需害怕,在学习、生活这么多年,天天耳濡目染的对公安工作的各个方面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的了解。
我的公安专业课是考了78分。忠告一句,不要听信江湖上“一个月就能搞定公基“的谣言。公安基础的知识点那么多,得有多少领域的东西啊(我差点成了谣言的受害者,公安专业知识复习得很晚,后来越复习越发现还有很多很多东西没有掌握,而且考前行测和申论的练习都是不能断的,这样时间根本不够,心里慌得很……)。
二、个人推荐。
教材和老师选择的话,务必要找靠谱的(不黑不吹,我报过ZG线下5天班,效果负分,关键是颠覆了我原来对于公安工作,请大家细细挑选或者自己看书总结)。
于我自己而言,备考全程基本用了这些,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纸质版资料:
(1)中公公安专业知识教材。

基础知识的了解一定是离不开教材的,现在都教材体系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了,只要你选一个大牌子就基本不会踩雷,但是还是比较推荐中公家的,内容清楚不拖沓,重难点分类很清楚,一看就知道这个部分到底是在讲什么,一目了然而且印象深刻。
(2)真题,习题册。

公安考试,专业科目的真题其实不是很多,是很宝贵的,一定不要浪费。一套真题可以做好几遍,把每套题都弄懂弄透,有错题的话转本准备一个本当做错题集,把这些错题记录下来搞明白,等到考试前再拿出来做做,保证自己充分掌握了。
练习册我用的是和教材配套的那个公安专业科目同步训练题,备考的时候可以边看视频边做题,我就是看一部分的视频就来做对应的训练题,提升很快。
视频类资料:曹野公安实战课。

曹老师讲的这套公安实战课是专注于招警公安类考试的课程,实用性和针对性都很强。曹哥讲的警务知识点还是非常系统的,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就能够很轻松的理解了。而且在讲课的过程中他也会讲一些经典的案例,我们通过听他对具体案例的分析也能也能很快知道面临具体的情况该怎么去处理。这样不仅学会了基础知识点,还能学到实战的做题方法,真的是非常高效了。
电子类资料:粉笔app。

粉笔app主要是用来刷题的,不过它不能代替纸质版资料,毕竟做纸质版的资料才能真正的把握考试的感觉。粉笔app主要是用于平时空闲时间刷两道题用的,它的题库多题量大,口碑算是市面上比较好的了,用零碎时间刷题比较方便。
三、复习细则。
首先是做好自己的计划。好的计划能大幅度提升效率,不过计划一定是根据自身情况设计的。计划做好之后,贵在执行,贵在落实。第一遍主要是过基础教材划重点,第二遍可以搭配刷视频将重点知识再过一遍,过完之后将真题再过一遍,做真题的时候,顺道把知识点过一遍。看完之后,再把每年必考的知识点再看一遍,这样到考前,至少还能过四五遍,也就足够了。但是绝不是为了追求次数,追求的是效果,每一遍都要有效果。
我自己除了学基础之外主要就是看课加刷题了,效果都还不错。其实除了要背的一些知识点,我一直认为要考好公安专业科目,或者说完成公大的学业要形成一种”公安思维“,那是从公安工作角度出发的一种直觉判断。“公安思维”如果掌握好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没有遇到过的题目,尤其是在案例题和情景模拟中。当然,我们也要通过多做题来验证自己的“直觉”是否正确。顺便说一下,其实我们只要上课期间稍微多用点心,备考就能省很多事。“把工作做在平时”真的是很正确的一句话。

不管我们学习了多少知识点,因为参加的是考试,最后的落脚点肯定都是在做题上面。可以说会不会做题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成败。有可能知识点没掌握,但是懂得做题技巧,也能把答案选出来。但是这并不代表知识点不重要,一定要树立的观点,就是知识点是核心,有做题技巧,还掌握知识点,这样才是最完美的。
怎么刷题比较高效呢?
日常刷题的时候我们都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做题的目的主要是看自己有没有选对,当然这在考场上很重要,但是在平时的训练和学习过程中,其实能把答案选出来是次要的。
第一是公安真题本身就不多,只有那么短短的四五年,质量高的真题大概有十多套左右,真题大概就是一千多道,在这么有限的真题里面,要是只看做得对不对一个星期就可以刷完了,完全没必要。
第二是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对与错,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一定要明确平时刷题的目的在于掌握知识点,看清楚考查方式,出题角度,查缺补漏。
那么要怎么做题呢,这个问题需要自己总结,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在此提供一种方法,仅供大家参考。
做一道题时,看完题目之后迅速锁定知识点,明确考官想考什么内容,回忆该知识点具体内容是什么,自己有没有掌握,选完答案之后。如果自己不确定,就先翻翻书,把该知识点复习一遍。看完之后接着看一下这道题是怎么考查的,出题的切入点和角度是什么,选项是在哪挖的坑。再联想自己所做的这个知识点的真题,二者出题方式有什么不一样或者相似之处。
其次,在做题的过程中需要自己不断的总结做题技巧,比如群众工作能力部分,出现责令、行政命令等情况一般都是错的,比如一个选项说“民警责令辖区商户每家都必须安装监控”,这些考试中非常容易考,看到能识别出来是错误选项就可以了。
最后,题目不可能只做一遍,在第一遍做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做一些标记,可以使用不同符号,比如自己做错的错题,标记清楚,比如一些自认为出得非常好的题目,值得再次看的我们就要标记清楚,再比如一些出得极差的题目,没有重复可做性的,也标记清楚,这样第二次做的时候会节约很多时间。
公安基础的知识点要不要背诵呢?
公安真题涉及的大部分题(时政除外)都是根据法条涉及的知识点来编题,并且从历年来的考题目可以看出,考察的方式也越来越灵活,从僵硬的背诵考察题到以密切现实生活案例隐藏的知识点,从17年吐槽的太极干扰题,到18年考察的锤子提取位置,就以18年锤子提取位置为例子,法条中并没有明确规定该握哪里,法条也只是说明提取物证时不能污染痕迹,用我们的话讲,握的地方要不破坏痕迹,正常人怎么拿,我们就不能够碰那些地方,答案是什么一目了然。从以上可以看出,题目不仅涉及知识点的背诵,更在于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运用,毕竟,公安专业知识考试目的是让我们掌握,而非死记这些知识,那些屡遭吐槽题目的背后,正是出题者精心设计的灵活性好题。公安工作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学会熟练掌握这些法条的适用范围,才是公安专业考试的目的。

首先,考试都是选择题,没有解答题、论述题、名词解释题等,也就是说不用写。选择题有一个特性就是正确答案在四个选项中,我们把题目要求的选出来就可以了。
这样就比较简单了,就是不用一字不漏的记下来,只需要做到熟悉就行,看着选项能把正确答案选出来。这个熟悉要到什么程度呢?要求我们看书的时候注重理解。比如复习盘查,我们就可以想象自己在街面执法,遇见什么情形就可以盘查了,该怎么做以及出现什么情形又如何处理,这样不仅印象深刻,也把盘查的知识点学习了一遍。
其次,虽然基础教材和视频讲义知识点多,但是这并不是背不下来的理由,但是却是客观原因。保守算教材内容四百三十页左右,多厚的一本书啊,我相信90%的人都跟我一样,是没有能力记下来的。甚至还有童鞋跟我说要把附录法律法规全部背下来,根本不划算,性价比太低了。
那为什么建议大部分不用背呢?意味着有一些部分还是需要记忆的,这些部分是哪一些呢?这就是为了应对单选或者多选模棱两可的情况的。
对于易混淆的,比如治安和民事责任年龄划分,比如行政案件回避,比如当场处罚和当场收缴,这些知识点都是我们非常容易混淆的。所以我们就可以做这样一个工作,整理这些易混淆的,因为整理过程就是一个学公安公共基础知识必考题习的过程。其他的看一遍视频记记笔记也就掌握的差不多了,再不行就多做几道类型题,这是最贴近实战的做法。
实际上国考省考的公专都非常简单,高分很容易,联考的公专出题比较偏,但大家都一样,只要放平心态,出了考场哪怕背的全没考考的都不会,只要有一身正气,自己就是双公考场上最靓的仔。
如果觉得我的分享说的不错的话,就点赞关注一下吧,哈哈~
最后希望大家都成功上岸,有报考或者其他问题也可以问我呀!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