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的归纳概述题:如何研究公务员考试的题目呢?考试需要准备哪些东西?

2023-03-27 12:18:35 阅读()公共基础知识
推荐题库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公务员招录的步骤就是笔试和面试。我们先说说笔试的行测和申论。


有很多人对行测很头疼,总感觉时间不够,考的分数也不高。公务员考试行测题目共有5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简单分析一下。

一、言语理解

每道题给出一段语言文字,要求报考者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或运用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答案。

言语理解有大致分为三个模块:片段阅读、语句表达和逻辑填空。

二、数量关系

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第二种题型:数学运算。根据题中所给出的条件,经过计算选出正确的答案,类似数学中的应用题。

三、判断推理

第一种题型:图形推理。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报考者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

第二种题型:逻辑判断。题干活给出一段论述,或给定一些条件,要求考生根据提问,在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作为答案。

第三种题型:类比推理。题干给出一组或多组相关的词语,要求考生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与之逻辑关系上最贴近、相似或匹配的次。

第四种题型:定义判断。主要考查考生对事物定义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在题中会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再给出一组事件或行为方面的选项,要求考生根据已给出的定义,来判断最符合或最不符合定义的一项。

四、资料分析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五、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有关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要求报考者通过分析、判断和推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一项。

想要在行测中获得比较好的成绩,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没有捷径可以走,但也要学到重点上,要先知晓自己在哪一个板块做的相对不太好,进行有针对性地练习,比如数字推理,除非是那些天生对数字敏感的人做这种类型的题目比较得心应手,普通人还是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总结才能找到做这种题目的感觉。图形推理也是一样,做得多了,感觉对了,做题的速度才会变得更快。行测对时间安排要求很高,有很多朋友行测做题时间紧张,这也是正常的,只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合理安排好每道题目分配的时间,将自己会的题目都做正确,分数肯定不会低。公共基础知识方面,要靠平时的积累和考前突击相结合,以练习促进对这些知识的记忆,从而提高这部分题目的正确率。


说起申论,很多公考的朋友感觉自己答题的时候没有东西可以写。简单分析一下

一、 直接对策

直接对策,顾名思义,意为可直接从材料中找出,不需要转化也不需过多润色,只需要从原文中直接找出,稍加修饰即可。

此种方法最为简单易行,虽不一定适用于每道题的每一个要点,但基本大多题都会有所涉及,因此掌握此种方法既是基本,也是较为重要的。

而向下延伸,包括标志性词汇,如应、应该、必须、需要等对策词,也包括权威讲话,如政策文件、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等讲话内容,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做法,都可以当做直接对策拿来直接作为答案呈现。

举个例子

食品企业应当将自律提高到很高的位置,但在中国的现实环境中,不能把食品安全的“宝”全部押在从业者的良心上,还应该强调“他律”,已真正地实现食品安全。

解析:此处提炼:要自律、他律。

二、 间接对策

间接对策相对复杂,需要适度的言语转换,但掌握住核心要点便可化解难度,迎刃而解。其中包括问题推对策,原因推对策,经验教训推对策三种间接推导方法。

(1)问题推对策。即要从原文中找到问题所在,通过语言转换把问题化解,即为对策。举个例子

五一黄金周期间,导游服务不规范,制度不健全,与行业发展不相适应。

解析:问题十分明显,不规范,不健全,不适应,就为三组问题词汇,换种语言呈现,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的对策,可转换为:五一黄金周期间,应使导游服务规范,健全制度,使其与行业发展相适应。因此,只需从原文中准确找到问题词引导的问题,解决问题,对策自然推导而出。

(2)原因推对策。需从原文中找到事件或者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通过原因的确立而推导对策。

举个例子

根据如今虐猫虐狗等虐待动物事件频发的现象提出相应对策。

解析:首先要确立的就是虐待动物事件频发的原因,通过分析可以判断,社会风气、变态心理固然是助推力量,但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相关法律的缺失。当确定原因,对策自然是完善相关法律,根据根本原因推导即可。

(3)经验教训推对策。很明显,由两个词语组成,它包括成功经验推对策以及失败教训推对策,只要原文中提及,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都能够推导出对策,方法与问题推对策和原因推对策一般无二。

三、 自创对策

当材料中无直接对策的关键词汇,也无可间接推导的问题、原因、经验教训,便需要动用个人经验及知识储备,进行填充扩展,根据原文涉及的点去展开。

举个例子

提及思想、意识、观念,就围绕宣传、教育、引导展开;

提及制度、规定、条款,就围绕制定、完善、执行展开;

提及监督,就从监督主体开展,如群众、政府、媒介等;

提及利益,直接可呈现此句:斩断利益链条。

申论其实不需要有太高的文学水平,但是要会运用写公文材料专用的术语,同样也没有捷径可以走,只有通过练习,一定要在自己独立完成练习题目后,再去看参考答案是如何写的,千万不要眼高手低,草草看过题目和答案,认为自己会写了,等到真正拿到卷子做题时才发现脑子一片空白,毫无思路。实践证明,看和写是两回事,一定要沉下心来,多动笔,学习例题中写作的思路和方法,写得多了,自然就能够融汇贯通。行测和申论都不是高深的学问,也不涉及专业技术,只要认认真真地去学,大量的练习和针对性总结,付出的努力肯定是会有回报的。


面试也是很公共基础知识的归纳概述题重要的一环,尤其那些以第一名进入面试但笔试成绩和第二名差距不大的朋友更是要重视,稍微一个不注意,就有可能被后面的人反超。面试也是要通过具体实践来提高的,一方面要阅读大量的例题,归纳面试的题型,掌握答题的思路;另一方面,要进行模拟实战练习,通过一次次练习,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纠正,练习的多了,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自然会提高。有的地方面试题目中还有小组讨论,这个也要注意,多去看看关于小组讨论的方法思路。面试的穿着和言谈举止也很重要,面试过程中要加以规范,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去参加面试。

上述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更多公考问题请看主页,欢迎关注及讨论,谢谢。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特别声明:文章多为事业单位考试(sydw.cn)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