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热点g20:中国公共外交创新与发展的意义?

2023-03-27 08:16:02 阅读()公共基础知识
推荐题库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以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姿态开展公共外交,将政府主导的传统公共外交与非政府机构开展的非传统公共外交结合起来,主动塑造、积极引导国际社会树立客观全面的“中国观”,“维护海外合法权益”,“深化中外理解,促进政策明晰化”,公共外交在中国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逐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大国公共外交道路。

政府公共外交的创新

政府公共外交是中国公共外交的主力军,也是中国公共外交的“总指挥部”。在中国政府体系中,外交部、文化部和国务院侨办等部门负责政府公共外交。近年来,政府公共外交发展很快,在很多方面实现了创新。

外交部的公共外交创新。十八大以来,外交部不断加大对公共外交投入,加强公共外交体制机制建设,公共外交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2012年8月,新闻司公共外交办公室升格为外交部公共外交办公室。2012年12月,在外交部的支持下,成立了中国公共外交协会,这是由中国公共外交领域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相关机构和企业等自愿参加组成的全国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成为统筹社会各界资源,发挥民间渠道作用,推动中国公共外交事业发展的重要组织者和推动者。

首先,加强了首脑公共外交。外交部围绕领导人出访和出席重要国际会议,精心策划公共外交活动,深化友谊,增信释疑,展现国家良好形象。在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央领导人重要外事出访期间,在当地媒体发表文章,接受记者采访,访问孔子学院、企业和社会组织,与当地社会各界积极交流和沟通,产生了非常好的公共外交效果。

其次,进一步做好媒体沟通外交。外交部积极加强与媒体的沟通,特别是在重大政治和外交场合,坚持围绕中共十八大、“两会”、APEC峰会、亚信峰会、G20峰会、联合国大会等重大活动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深入阐释“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政策倡议和外交主张,积极做好新闻发布和政策阐释工作。公共基础知识热点g20

再次,积极打造公共外交品牌。在继续做好外交部公众开放日、外交部网站这两个老品牌的同时,又推出了蓝厅论坛、“外交小灵通”微博、“外交服务站”广播、“外交官的眼睛—中国外交官看世界摄影展”等新品牌,不断拉近外交与公众的距离。

最后,外交部还推动驻外使领馆开展公共外交创新,中国派驻各国的使节,每年总共在驻在国发表演讲2200多次、接受采访1300多次、结合春节、中秋等中国传统节庆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3000多次等,有力增进了国外公众对中国的了解,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教育部和文化部等部委的公共外交。与外交部的公共外交创新类似,教育部的孔子学院、国家留学基金委和公共基础知识热点g20文化部的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文化外交部级协调机制等,也是近年来中国公共外交的重要创新。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特别声明:文章多为事业单位考试(sydw.cn)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